【陈志军】
江西省肿瘤医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
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治疗学组放射性粒子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
江西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
【党国际】
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副院长
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
河南省医师协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
【耿建华】
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核医学科物理师
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核医学分会副会长
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委会副主委
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核医学物理专委会主委
【马超】
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主任
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核医学分会委员
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实验学组副组长
《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》编委
【朱华】
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副主任
国家原子能机构(放药研发与临床中心)副主任
陈志军副院长指出,核医学凭借精准、高效、微创的特点,已成为三级医院不可或缺的支柱学科。他以本院为例,核医学产值占比达5.6%,超越检验科,并主导甲状腺癌、碘粒子治疗两大MDT团队。他强调,核医学的早期诊断能显著降低医疗成本,呼吁加强基层医院核医学科普及,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。
党国际副院长对于核医学科室主任的管理经验,提出了六个关键要素:个人魅力、凝聚力、学术与技术影响力、与临床的沟通能力、与院领导的沟通能力以及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能力。他强调,科主任需要在医院内部建立权威性,同时带领科室团结协作,提升业务水平,并与临床科室和院领导进行有效沟通,以推动学科发展。
耿建华副会长讨论了物理师在核医学科的关键作用,特别是在质量和安全保证、设备质控、放射防护以及精准定量分析等方面的专业能力。并指出,当前物理师群体面临职称体系缺失、待遇偏低等困境,呼吁医院设立专职岗位,完善职业发展路径,为核医学向高阶发展储备人才。
马超主任分享科室运营经验。面对患者数量减少的挑战,科室通过扩大病种范围,特别是甲状腺癌的诊疗,实现了服务的多元化。马主任强调了PET引导下穿刺活检和碘125粒子治疗等新技术的重要性,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治疗的精准度,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。此外,科室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模式,增强了综合诊治能力,从而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着领先地位。
朱华副主任对国内核医学工作人员在科研方面的建议进行了分享。建议科研工作应以临床问题为导向,加强规范化培训,拥抱新技术如人工智能,并强化科研人员的担当。同时还强调了科普宣传的重要性,建议将科普知识普及到更年轻的群体。
编辑:核医之窗小编
审校:于赫
声明: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于网络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
Copyright@2023 浙江瑞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46259号-1